農村自建房的地基是否穩固是與房屋質量息息相關的。地基不穩固會直接影響房屋的質量,甚至于帶來居住的安全隱患。在農村地區大家的房屋又多為自建房。地基的是否能做的穩固受著更多因素的影響。那么,自建房設計怎么做地基更穩呢?下面就和大家好好介紹一下吧。

一、自建房地基怎么做更穩?
(一)選址
1、盡量不要選擇古墓、古井或者有大坑的地方。
2、避開山體滑坡的位置。
3、盡量不要靠近舊房、危房以及高層建筑。
4、宅基地的土質要均勻,以保持房體受力平衡。不要選擇一邊軟一邊硬的地方,會造成基礎不均勻沉降5、最好不要選擇斜坡。有不少地區在山脈的延伸處,就是在斜面上的,有一些表面上是平的,而下面的石塊走向是斜的。
(二)自建房地基深度
1、自建房基礎的埋置深度要根據地區土質以及房屋的實際情況來決定,適宜即可,過淺或過深都是不安全也不經濟的。
2、基礎要挖至老土層,并且進入老土層深度不應小于20cm。
3、盡量將基礎放在地下水位之上。這樣既可以避免施工時排水,還可以防止或減輕地基土的凍脹。
4、采用自重較輕的建筑結構及材料時如輕鋼和木結構,可適當淺埋;采用較重的結構與材料如采用常見的磚混和框架結構時,應適當增加埋深。
5、基礎埋深宜在冰凍線之下。若采用灰土基礎,冰凍深度應算至灰土頂面,若為混凝土基礎、毛石基礎,冰凍深度應算至基礎底部或混凝土墊層底部。土層的凍結深度由各地氣候條件決定,不同地區的土層凍結深度不一樣。
6、建筑物的基礎若放在凍脹土上,凍脹時會把房屋拱起,產生變形。解凍時,又會產生陷落。
7、土壤中地下水含量的多少對承載力的影響很大。一般應盡量將基礎放在地下水位之上。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避免施工時排水,還可以防止或減輕地基土的凍脹。
8、土質好、承載力高的土層可以淺埋;土質差、承載力低的土層則應該深埋到實土層。
(三)地基處理
1、一面是松一面硬的地基處理:按壓強相等,增大軟地基區域的基礎底面積,加強基礎部分地梁剛度。
2、有坡度的地基處理:做成臺階狀,不能按照原來的坡度打地基。山脈走向本身有坡度的,深的地方,應挖到有石頭的底部,這時上部房屋的結構宜選擇柱子結構,受力柱基礎要直達底部石塊。
3、有大坑等出現時,可用架設地梁穿越或從大坑底部填料做基礎的辦法,具體選定哪一種也要看坑的大小等情況綜合考慮。
4、有的可能會碰到一部分地基在河中,如在深河中填基體材料是不經濟的,此時可采用懸挑大梁的辦法來處理。
5、要把表面上的浮土去掉,也是保證地基穩固的因素之一。
6、地基要加強,需要用混合灰土回填,然后將其夯實等,并需要確保地基的穩定性和抗壓力的強度。
二、如何預防地基下沉
1、建筑物的外形力求簡單,建筑物立面的高差不能太大。應盡量避免平面.上的彎曲和轉折,避免凹凸轉角。
2、要控制好建筑的長高比例。一般控制在2.5左右;建筑的長高比例越小,其整體剛度就越好,調整不均勻沉降的能力越強。
3、合理布置縱橫墻,盡量貫通,橫隔墻一般不超過建筑物寬度的1.5倍,間距也不宜太大。
4、可設置沉降縫,其可將建筑物分成獨立的單元,各自的沉降不會影響。
5、通常在建筑物平面轉折部位,長高比過大的砌體承重結構或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適當部位,高度差異處等部位設置沉降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