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國力增強,農民日益富裕奔小康,鄉村振興、城鄉一體化建設穩步推進。未來,農村必將更加繁榮穩定,越來越多的惠農政策、項目向農村傾斜。農村宅基地自建新房,一直備受關注,但是,一定要了解和遵循當地的相關規定和部署,及時了解相關政策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、麻煩和憑添煩惱。順利完成建房,享受更好的居住條件。
鄉村自建房屋設計和宅基地,符合這4個條件基礎上,還需要注意什么?
農村人都知道,宅基地自建房是有申請條件和標準的,各地職能部門對于宅基地的申請、審批更是有著嚴格的要求,主要有以下幾點:
第一、本村戶口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房
本村村民在建房之前,必須擁有本村戶戶籍,非本村戶籍村民,是不予批準申請自建房屋標準的,這也意味著,非本村村民、非本村戶口所在地,無法享受建房政策,無法在村內宅基地上建新房,對于城市人、外來人口想回農村建新房,不符合條件的,有一定難度。
第二、審批程序
本村村民申請建新房之前,首先,向村委會提出申請,到當地鄉鎮相關部門進行審批備案,拿到了村委會或者是居委會的審批標準,符合了條件,逐級申請。如果未獲得審批許可,強制自行建房,是不被允許的,村民應當在程序正確、審批流程完整的情況下,才能開展新建房施工。
第三、土地使用性質
鄉村想建房,首先要確認土地的使用性質。農村一塊兒不起眼的閑置土地,不是想利用就可以亂搞建設的,很多土地可能已經被歸類為耕地、林地或者是建設用地,農村的土地資源雖然遼闊,但是,不是所有的土地都可以用于基礎設施建設。所以,村民在建新房之前,一定要小心謹慎,確認土地其性質,符合政策標準和規定。
第四、一戶一宅
在原有的宅基地上進行舊房翻新,首要條件要符合“一戶一宅”政策規定,一個戶口本,只能申請建造一座房屋,“一戶一宅”的基本原則就是,一個戶主,只能建一座房屋,不能多占,更不能違法建造多棟房屋,占用過多土地資源。

在符合以上4個條件基礎上,還需要注意的是:
鄉村自建房,一定要遵守當地規章制度和政策,了解建筑使用面積和房屋高度等標準,不同地,標準和規定也有所不同。所以,村民在申請自建房之前,一定要了解相關政策。
一、建筑使用面積和房屋高度的限制。
二、自建房的風格與當地吻合。
三、自建房安全標準。
四、自建房建筑材料環保、節能,降低對環境的影響。
隨著農民日益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,農村自建住房的政策,也在不斷的完善和調整,農民朋友應當及時密切關注相關規定的變化。俗話說:“計劃不如變化”。遵循當地的建房要求,確保自建房合法合規,符合政策標準。
農村的土地資源是農民賴以生存的資本和根本,保護土地,人人有責。確保農村可持續穩定發展,共同營造和諧、美好、美麗的居住環境。為鄉村的發展,鄉村的振興,鄉村的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。